【润园书院】薛冰应邀来校讲述南京历史文化

发布者:学务委员会发布时间:2016-11-28浏览次数:30

【通识教育】薛冰应邀来校讲述南京历史文化
 
发布时间:2016-11-11 浏览次数:
 

 润园书院 兰星 报道

   身处南京六朝烟水间,行走在金陵历久弥新的土地上,你是否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气息?又是否沉醉于她的敦厚与儒雅?11月10日,润园书院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市作协副主席、南京市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薛冰到校,为润园学子讲述南京的山山水水和历史古迹,深入了解金陵古城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格。

 

 

   薛冰以南京市地图为脉络,深入浅出,将南京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。首先,薛冰介绍了南京独特的地理文化,由此点出南京兴盛之道。众所周知,南京多水,古金陵依据长江天险,未改道之前的秦淮河穿城而过,河流赋予南京天然的屏障,从而使得南京一直保持着安宁祥和的文化环境。金陵又多山,石头城巍巍然于城市一侧,让南京灵动之余,更增添了几分敦厚与稳重。这样的山水,南京怎能不兴旺?

 

 

   接着,薛冰带领润园学子追溯历史,回顾了南京城的发展变迁过程。薛冰指出,南京城居住历史悠久,早在汤山猿人时期,就发展成为聚居地。春秋之时,南京更是处于吴越楚三国之边缘,有“吴头楚尾”之称。后来,楚国于清凉山建造宫殿,南京始称“金陵”。三国时期,又名“建邺”,孙权修筑石头城。后更有六朝建都于此,五代十国中的南唐也选择了南京建都,始修南京城墙,并留下了著名的“南唐二陵”的景点。

 

 

   薛冰指点南京地图,依据南京著名景点,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,回味南京往事。薛冰以诗句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引出金陵多寺庙的缘由——统治者的政治偏好。栖霞山、雨花台、鸡鸣寺无一不是六朝君主所偏爱的佛教宝地。鸡鸣寺更是引得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出家为僧,四次都由朝庭用重金将其赎回,令人啼笑皆非。薛冰还讲述了桃叶渡旁,王献之与桃叶温存的爱情故事;更有胭脂井下,陈后主亡国之讽刺……。

 

 

   最后,薛冰着重分析了南京城的城市品格文化。薛冰指出南京文化具有多层面、多中心的多元特点,以秦淮与江南贡院代表的市民文化,以台城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和以石头城—清凉山为代表的文人文化。南京作为江南贡院所在地,士子们的书卷气息深深浸染了这座古城。吴敬梓评价时,曾借书中人物之口指出“菜佣酒保,都有六朝烟水气”。南京又是江宁织造总局所在地,锻造了云锦,更孕育出了曹雪芹这样的世纪文化名人。《红楼梦》之魅力,连大才子袁枚,都说自家的随园是大观园的原型。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歌咏石头城、凤凰台,这不正是南京最独有的城市魅力吗?

 

 

   历代王朝每一次在南京建都,都是汉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复兴,南京文化更是不断再生与创新,将古今文明统统根植于此。海洋也给予南京大的惊喜,让南京成为唯一有海洋文化因素的古都。

 

 

   薛冰的讲座串连起南京的山山水水,历史古迹,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,带领润园学子进一步熟悉了这座古老而又青春的历史文化名城,增加了同学们对南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,带给同学们开阔的视野与明朗的心灵。

(责编 赵环球)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