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师者】张勇:在信任中真诚陪伴

【师者】张勇:在信任中真诚陪伴
 
发布时间:2017-03-20 浏览次数:
 

陈王薏,是一位住在润园4栋,物流管理专业,大一新生。

问起是否认识张勇老师,姑娘很开心:我们都认识张勇老师的,虽然老师可能不认识我们。老师很亲切,还很逗,书院16级新生群里,老师经常在群里和我们互动。运动会、合唱节、期末考试前还会发红包。

上学期要参加微积分期末考试,一千多名学生的新生群里,讨论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目,讨论的快炸群了也没什么结果。在大家闹的很厉害时,张老师默默的在群里发了一个他亲手写的题目解答。

我们这才知道,原来张勇老师竟然也是一名微积分老师。这以后,群里拉着老师讨论数学题目的同学越来越多。

张勇,是一名资深南审人,细致、严谨,喜欢穿白衬衫,又常常爽朗地笑。

工作中,他耐心、认真,亲自把四千多名学生的数据按照生源情况、学分绩点、欠学分数据等仔细分类,放在案头。工作外,他亲切、爱笑,同事们敬重他,学生们喜爱他。

与他共事八年的同事王燕飞这样评价他:他特别细心,要求同事做到十分的事情,自己首先会做到十二分。

坚守讲台28年的“快乐学习”探索者

1989年,张勇研究生毕业后,就站上了数学课的讲台。《微积分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、《线性代数》这一讲,就是28年。

28年里,他教过数千名的学生。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,是他一直在探索的。

这学期,张勇给2016级会计345班的学生上《微积分二》。

数学很难,但张勇一直尝试带着学生们微积分快乐学。课堂上,他不爱点名,但是会不时地设计一些小问题,或小互动,让学生们能够专注课堂。课堂外,他与学生们讨论、交流、给同学们准备小礼物。

上过微积分的同学,应该都做过《微积分同步练习册》。这本练习册里有很多练习题,也有答案,却没有解答步骤。

张勇在课前会把所有习题亲自做一遍,将参考答案和解答步骤发给学生们。

只要有人发现张老师的解答过程有错误,且理由正确,就可以获得平时分加分的奖励,还能额外得到老师发的巧克力、电影票等小奖品。

这下,同学们做练习册可积极了,纷纷参与到大家来找错的游戏里。甚至有学生在晚上十一点后还会和老师讨论解答题目的过程,张勇都会耐心解答。

他说:拿出一点点小奖品,鼓励同学们找错,一方面是想告诉他们不要迷信答案。同时,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做题的兴趣。

16级会计4班的陆文睿说:张老师的课堂,轻松,有趣,我数学其实不太好,但是老师让我觉得数学不再可怕,汲取知识的过程也变得很愉快。

四千多名学子的“勇书记”

在承担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之外,张勇还兼任管理工作。2007年之前,他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。

改变教务工作方式、推进成立学习支持中心、协助完成教学管理系统开发、提出学生首问负责制、推动师生互动,张勇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更好地服务师生。

2007年后,张勇走上了学生工作岗位,他分别在原法政学院、原政治与行政学院、原国际审计学院从事过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。

现在,他是润园书院4372名学生的勇书记。自书院成立以来,张勇与润园学子们朝夕相处,将满三年。

这三年里,他每周都会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谈话,与同事们一起总结工作,跟学生家长们互动。他是书院建设者之一,书院成立至今,方方面面都与他息息相关。

只是,在他的心里,最让他牵肠挂肚的是那些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。

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本欠学分学生名册,欠15个以上学分的学生,他都要一对一谈话。

2014级的张同学,上个学期欠了16个学分,张勇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了两次。期末考试后,张同学补完了13个学分,并且没有增加新欠学分。

张勇老师和我谈话的时候,不会批评我,他会站在我的角度了解我的困难,疏导我,鼓励我,帮我克服学习瓶颈,让我更有动力。

这学期,按照张同学的学习进步情况,他已经可以申请到励学奖学金。

自书院成立时,张勇就力推 “励学奖学金。三年来,这项书院自己的奖学金已经覆盖了6千多名学子,鼓励了很多在学业上曾经不那么自信的学生。

对于润园书院的学生来说,只要你在一学期内,提高了0.5个学分绩点且没有挂科,或者消灭了挂科,或者减少两门挂科,你都可以申请这份独特的奖学金。

每周有三个晚上,张勇会住在润园8栋的宿舍里。与学生们同吃同住,已经成为习惯。很多孩子喜欢在这些晚上约聊勇书记,与他谈一谈学习,聊一聊成长,说一说心里话。

2016级的男生刘爱猛就是其中的一员。他和勇书记很亲近,聊过几次后,勇书记对他的家庭情况、学习情况已经了如指掌。刘爱猛说:书记和蔼可亲,精神上、学习上、物质上都给了我很多支持。我是一名新生,带着迷茫进校,书记经常和我谈心,与我分享他自己年轻时的故事,给我很多启发。我身上穿的运动服还是书记送给我的。

张勇对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也格外关心。白拉是一名来自西藏的学生,她和我们分享了一些与勇书记相处的故事:张勇老师特别关心我们西藏班的同学,经常请我们一起在食堂吃午餐,他还鼓励我们成立雪鹰文化交流社。我们进大学时本来都很内向,不爱交流,但是加入这个社团后,大家能够一起学习,一起唱歌,一起跳舞,展示我们藏族的文化,我们现在变得更自信了。

而且老师课外还给我们组织了微积分、英语辅导班,在学业上给了我们很多帮助。

近500人家长群里的解忧人

有位2015届毕业生,李小川(化名),毕业后在金融行业有很不错的发展。但是在大三前,李小川一直热爱网络游戏,想要休学成立电子竞技团队。他的父亲很焦急,几次到校陪读,希望孩子能够戒掉网游,安心学习。然无果。

这时,张勇和李小川的父亲认真地交谈了一次。如果对孩子过于严厉,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,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。我们作为家长,也要调整好心态,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,更包容地看待孩子的爱好。

李小川的父亲,听了张书记的建议后,对孩子休学创建电子竞技团队的要求不再一味反对,而是同意了。同时,父亲又试着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:先完成学业,再去创立团队。

得到父亲认可的李小川,竟然开始收心努力学习,最终顺利毕业。毕业后,李小川入职金融行业,电子竞技依然是爱好。

李小川的父亲后来和身边的同事分享了这个案例,案例的题目为《一个高校的人性化管理》。

张勇书记给润园书院的家长们,也建了一个交流群。从进校开始到选专业、考试、重修、早锻炼、选课家长们的问题张勇基本有问必答。

当家长在群里问:孩子是差生,学的慢,12节没课,担心孩子睡懒觉,害怕荒废时间。学校有晨训吗?时,张勇回答:不能定义孩子为差生,主要的区别也只是在自我管控。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孩子,可以通过八点视频等方式来间接约束。

当家长在群里讨论孩子选课被踢的问题时,张勇答:想象一下,如果孩子在国外留学,大家也就无能为力了。事实上,孩子没有依赖的情况下,也许成长更快。听我的两点建议,一是放手而不放任,二是尊重而不决定。

张勇说:教育并不复杂,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,都可以有自己的精彩。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信任中真诚陪伴。

2007年毕业的李曙光,父亲大学前就离开了他,上学时,张勇一直在他的身边帮助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
老师为我争取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岗位、为我申请减免学费,给我买衣服,想方设法地资助我。还帮我规划学业,让我负责学习支持中心的工作,一有时间就开解我,鼓励我,鞭策我。

毕业当年考村官时,出差的老师还不忘关心我的考试。后来我考入盐城政法委公务员,老师也不忘叮嘱我。毕业十年,每当我工作中获得成绩或者遇到困难时,总是想着第一时间告诉老师。

我结婚那天,老师冒雨赶到婚礼现场的身影,让我今生难忘。

李曙光想对他的张勇老师说一句话:您是我的老师,但我当您是父亲!

(责编:朱芸芸)